首页 > 文明快讯> 正文

【应急科普】防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

2021-07-30 来源:蔚县应急管理

  科学防震减灾

  守护生命安全

  1976年7月28日,北京时间3时42分53.11秒,人们还在梦中酣睡,一场大地震悄然来袭……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突然发生里氏7.8级强烈地震,23秒钟后,唐山被夷成废墟,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,242769人死亡,164851人重伤,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。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。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,为世界罕见。让我们铭记历史,学好防震减灾知识,提高自救互救能力,最大限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。

  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

  掌握防范自然灾害的知识

  能提高在灾害面前自我保护能力

  关于防震的小知识

  在室外如何避震 

  在室外,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。就近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,不乱跑,不随便返回室内,避开人多的地方;注意避开建筑物或悬挂物,如:楼房、水塔,立交桥、变压器、电线杆、路灯、广告牌等。

  在室内如何避震 

  在室内,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,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。比如:楼房中开间小、有支撑物的房间,如厨房、卫生间;家中牢固的桌下、床下、家具旁,内承重墙角;教室的讲台、书桌下;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、室内立柱附近;影剧院的排椅下;工厂车间内的机床、大型设备附近等等。

  发生险情时,如何救助

  1、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,一定不要惊慌,要沉着,树立生存的信心。地震后,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,处境可能继续恶化,为了免遭新的伤害,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,设法脱险。如一时不能脱险,不要勉强行动,应做到:

  2、要想法设法保障呼吸畅通。

  3、要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。

    4、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,用砖块、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,以防余震发生后,环境进一步恶化。

  5、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,尽量保存体力,用石块 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,向外发出呼救信号,不要哭喊、急躁和盲目行动,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。

  做好防震准备

  1、家庭成员平时要熟悉地震知识,掌握基本的地震方法,震前震后都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。

  2、发布临震预报后,庭应准备好食物、水、手电筒、毛巾、简便衣物、塑料布和简易帐篷、收音机、呼叫机等,对煤气、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。

  3、易燃易爆、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,要妥善安置。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。

  4、房屋正门、楼道、走廊内不堆放杂物,以利人员疏散。

责任编辑:editor
更多>>文明要闻
更多>>文明创建
图片新闻
更多>>公民道德
更多>>未成年人
更多>>志愿服务
蔚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
电子邮件:hbzjkwmw@163.com
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-2011753
冀ICP备11022470号-2